很多年前,去姥姥家总是要趟过一条小溪,而每次趟过这条小溪,总是能有所收获。记得有一次,去姥姥家玩,准备趟过小溪时,我发现了一种很有意思的草,那种草没长叶子,它的茎一节一节的,当时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就直接叫它节节草。
当时陪在我身边的爸爸听到我叫这个植物为节节草时,大吃一惊,问我怎么知道这个草的名字的。其实我原本根本不知道,就是根据这个植物的形态特征,随口一说,没想到爸爸告诉我说,这个草也叫节节草,不过学名叫木贼草,是一种治病良药。
那个时候我觉得很惊奇,觉得自己与植物真的好有缘,不由得高兴的跳了起来。于是问爸爸这个节节草究竟能治什么病?爸爸说,这个木贼草对于眼疾和一些女性疾病都是有好处的,并用《药性赋》中一句让我听不太懂的话回答我:“原夫木贼草去目翳,崩漏亦医。”
那么,这个节节草的临床作用仅仅就是去目翳、治崩漏吗?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古代的中医是如何解答的。早在《嘉祜本草》中记载,木贼在“主目疾,退翳膜。又消积块,益肝胆,明目,疗肠风,止痢及妇人月水不断”;后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进一步补充道,木贼草“解肌,止泪,止血,去风湿,疝痛,大肠脱肛”。
综合而言,木贼草味甘、苦,性平;归肺、肝经;具有疏风散热,解肌,退翳等作用;适用于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脱肛,疟疾,喉痛,痈肿等疾病。一般内服煎汤,用量在5~15克,也可入丸、散;如果外用的话,可以研末后撒在患处。
木贼草在临床使用上除了它的适应证之外,还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气血虚的患者在服用时需要慎重。除此之外,在《本草经疏》中还指出,木贼草虽然可以治疗眼疾,但“目疾由于怒气及暑热伤血、暴赤肿痛者,非其所任”;还有在《本草汇言》中所说的“多服损肝,不宜久服”也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温馨提示:为了给用户带来更精彩的内容,我们发布“中医江湖征集令”,若您是热爱中医的人士,能够“铁肩担道义,妙笔写天下”,欢迎把您的大作投给我们。投稿邮箱:wenyizaidao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