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每日一练4月1216日

周一

一、填空。

(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二、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如果……就……不管……都……

只要……就……因为……所以……

________人固有一死,________,我们________有任何能创造价值的能力,________要运用。________有多大的困难,我们________要努力克服。________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________要做。

三、下面的诗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选择合适的序号答案填在横线上。

A.托物言志B.借景抒情C.借古讽今

①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________

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________

③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________

周二

一、小红想选择一条名言警句来警醒自己努力学习。下面列出的名言警句中,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B.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C.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二、判断正误。

(1)《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是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2)《马诗》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

(3)《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了“勤俭节约”的意见。()

(4)《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是一个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感人形象。()

三、从下列词语中找出6对近义词,分别填入括号里。

残暴含糊安宁可惜占据坚决

模糊残酷坚定安定惋惜占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三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①〔钩〕一种弯刀。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周四

一、下面属于作文结尾的好处是()。

A.首尾呼应、激趣导入、点明题旨、意犹未尽

B.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开门见山、意犹未尽

C.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意犹未尽

D.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开头点题、意犹未尽

二、连一连。

有意栽花花不开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莫把无时当有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无心插柳柳成荫

常将有日思无日子欲养而亲不待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三、给加下划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何当金络脑。()

A.为什么。

B.何时将要。

C.值多少。

(2)快走踏清秋。()

A.踩踏。

B.踏步。

C.走、跑。

(3)粉骨碎身浑不怕。()

A.全,全然。

B.浑身。

C.也。

周五

课外阅读。

亲口尝一尝

红军来到一座草木茂盛的山脚下。大家采了许多灰灰菜。这是同志们在长征途中经常吃的一种野菜。

灰灰菜要下锅的时候,贺龙来到事务班。他抓起几棵灰灰菜来,仔细地看了看。

“事务长,这种野菜吃得?”贺龙问。

“吃得,吃得,吃过多少次了,没有毒。”

“还是小心一点好,先别下锅。”贺龙说着,拿起一棵灰灰菜亲口尝了尝,感到特别苦。他咽下去后,又拿起几棵灰灰菜来,仔细地观察,发现这种菜与以前吃的灰灰菜叶子虽然很像,但根部多了一些细毛毛,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贺龙怕这种野菜有毒,又吩咐道:“先别下锅!”

这种野菜果然有毒!过了半个钟头,贺龙就呕吐起来,脸色也变得很难看。“贺老总吃野菜中毒了!”同志们急忙找来了卫生员。好在贺龙吃得少,没过多久,他就渐渐地恢复正常了。

幸亏贺龙亲口尝了尝这种野菜,使部队避免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从此,事务长把检验野菜的关把得更严了,经常亲口尝一尝。

(1)“果然”的近义词是________。

(2)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描写,表现了

(4)“从此,事务长把检验野菜的关把得更严了……”这句话中的“此”是指什么?为什么事务长把检验野菜的关把得更严了?

往期每日一练习题,请戳下方标题......三年级每日一练(4月5-9日)四年级每日一练(4月5-9日)五年级每日一练(4月5-9日)六年级每日一练(4月5-9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shinoffice.com/afhhy/152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