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系列之野菜天下

昨日已然立夏,泾源的天气也开始逐渐回暖。我们的胃也已蠢蠢欲动,作为吃货,怎么可能仅仅被日常生活中的菜色满足呢?当然要趁出门的时候尝尝时令的野菜来过过瘾,趁机咬一口属于泾源夏天的鲜美。泾源的野菜可不少,有些您肯定吃过!有些,您也许连名字都没听过,我们挨个来看吧~

地软

地软,学名叫“普通念珠藻”,别名很多,有的地区称作地软、地木软、地皮菜、野木软、地见皮、地钱、岩衣,也有人称作天仙菜、绿菜等。

地软是北方荒漠地带天然生成的藻类植物,在北方黄土高原的河滩沙石地或荒坡野岭中,有的从草根里长出来,有的软软铺在地上,有铜钱大小。

地软是一种营养价值很丰富的野生美味。它含蛋白质、糖类、矿物质、维生素、蓝藻素及钙、磷、铁等各种营养成分。其蛋白质含量高达22%,并富含钙、铁、磷、锌等多种微量元素,低脂、低糖,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尤其含钙特多,每克含钙多毫克,在蔬莱中极为少见。

常见做法为蒸地软包,鸡蛋炒地软。

蕨菜

蕨菜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

蕨菜在我国分布较广,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区品种各有特色,固原和甘肃等地分布较多,品质上乘,多销往外地。泾源各林区均有分布,尤以陡坡上生长的品质更高。

蕨菜嫩叶含胡萝卜素、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钾、钙、镁、蕨素,蕨甙、 蕨素、 、甾醇及18种 酸等。现代研究认为蕨菜中的 可有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胃对脂肪吸收的作用。蕨菜营养丰富,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但脾胃虚寒者慎用。

常见做法为凉拌蕨菜,蕨菜炒肉。

刺五加

别名:五郎头、狼牙棒、五加参、俄国参、西伯利亚人参。

刺五加生于海拔数百米至米的森林或灌丛中,因此在我们六盘山上是比较常见的。

刺五加属五加科五加属多年生灌木,全株均可入药,其嫩梢食之性味甘苦清凉,还可清热解毒、祛风除湿、舒筋活血,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有显著的疗效。近代医学研究证明刺五加的作用特点与人参基本相同,具有调节机体的功能。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较人参显著,并能明显的提高耐缺氧能力。

常见做法为凉拌刺五加

苦苦菜

别名:苦苣菜、取麻菜、苣荬菜、麻苣苣,民间俗称苦菜,药名败酱草。

我国各地均有分布,生于道旁、荒地、庭园等处。

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钾、钙、镁、磷、钠、铁、等元素。苦苦菜不但能吃,而且还能治病。清凉解毒、明目和胃、破瘀活血、消炎利尿、排脓去淤消肿。

常见做法为蒜蓉拌苦菜,苦菜酸辣汤。

灰灰菜

又名藜,别名野灰菜,灰蓼头草等,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中国各地均产,在我六盘山林区更为常见。

灰灰菜性味甘平,清热、利湿、降压、止痛、杀虫、止泻。幼苗和嫩茎叶可食用,味道鲜美,口感柔嫩,营养丰富。据测定,克嫩苗中含蛋白质3.5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6克,粗纤维1.2克,胡萝卜素6.35毫克,维生素B10.13毫克,维生素B20.29毫克,维生素C69毫克以及多种无机盐,含钙量高达毫克,含铁量0.9毫克。

常见做法为凉拌灰灰菜,葱油灰灰菜。

香椿

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

主要分布在山东、安徽、湖南诸省,在六盘山林区也较为常见。

香椿是时令名品,可健脾开胃,具有清热利湿、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辅助治疗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的良药。

常见做法为香椿炒鸡蛋,凉拌香椿。

鹿角菜

鹿角菜即角叉菜,青岛人叫龙须菜

自然分布于青岛,大连等海域,在我泾河流域也随处可见。

鹿角菜含有牛黄酸、多糖、碘、钾、钠、硅、磷、镁铁、钙等,是提供膳食纤维的 来源。

常见做法有凉拌鹿角菜,酱泡鹿角菜。

白蒿

白蒿又名由胡、莓母、旁勃、白艾蒿。

生于海拔-m的路旁、荒地、河滩、草原、干山坡或林缘等地。在六盘山区域较为常见。

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长年。还可治疗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等疾病。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降低头热,去伏瘕、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等。

常见做法有白蒿饼,蒸白蒿。

“送你送到小村外,有句话儿要交待,虽然已经是百花开,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借用这首众所周知的歌曲,小编在此提醒您,如果想吃野菜,不妨去正规菜市场选购经过严格挑选的野菜,如果一定要自己采摘, 选择远离化工厂、污水带和公路两侧的野外。要知道野菜“采摘有技巧,入食需谨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shinoffice.com/afhhy/318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