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班总结4月5月

夏天的歌

词曲:\田啟演唱:\王静

晓风徐徐吹荷塘,

送来荷花阵阵香。

我坐树下秋千上,

听着蝉儿轻声唱。

几只小鸭游荷塘,

花间蜂儿采蜜忙。

竹影亭边笛声悠扬,

天也高云也长。

从4月13日开始,我空降到现在的一年级的班级,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和生活,到现在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作为华德福幼儿园孩子的家长,我是 次亲身接触到华德福的小学教育。现在将我的体会分享给大家。刚入班时还是谷雨节气,语文晨圈时听霍老师带着孩子们背诵谷雨三候:"初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为戴胜降于桑。"远足时经过河边就跟孩子们一起发现了“浮萍”水草,感叹古人的智慧总结。晨圈的童谣总是跟随着园区植物的变化而变化,从“三月三拔了荠菜煮鸡蛋”到“灰灰菜、菜灰灰”再到“槐树槐,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课间或远足时跟孩子们一起拔荠菜、认灰菜、撸榆钱、摘半开未开的槐花,近几天孩子们又开始到处搜寻紫红熟透了的桑葚,享受这个“梅子金黄杏子肥”的季节。节气从谷雨走入了立夏,不同院落的蔷薇花像是比赛般开的争奇斗艳,晨圈引入了古诗《山亭夏日》,每经过蔷薇花旁时,孩子们都会想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教孩子们吟诵了古诗《游子吟》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语文板块的学习从天上进行到土地上,通过讲述“海力布”的故事引入了“石”字。孩子们很喜欢“海力布”的故事,第二天课上开始复述故事,第三天课间发现他们已经在组织着自己演绎故事了。数学的晨圈还是从节奏数数开始,配合韵律的身体拍打,先拍大腿再拍腹部,拍完腹部再拍胸脯。有时还会临时变换一下形式,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大九九的背诵进行到了9*19。凑十的游戏借助扑克牌,借助沙包,借助各种有数字的童谣玩了又玩,练了又练。要熟练到骨子里,不需要思索,张口就来。现在开始尝试凑20和凑11。借助小地精挖宝石给公主做项链的故事开始引入进位。吴老师加入了数字1-9的规范书写。英语的晨圈吴老师总是安排的紧凑又有趣,大量的韵律和重复让孩子们去记住英语语句的发音,借助丰富的肢体动作和表情让孩子们自己去感知英语语句的含义。晨圈中总会安排几个环节鼓励孩子们大声的说出英语中的不同句式。与数字的规范书写一样,总结前面五年级和三年级的教学经验,吴老师给这一届的一年级每周安排了三小节拼音课。谁能想到教拼音的不是语文老师,而是英语老师。潘老师的木工和线画课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木工课上潘老师带领孩子们借助简单的工具逐步的完善我们的院子。他们一起给滑梯加上了盖子,还拓展出了滑梯的“邻居”。线画课上潘老师稳定的发挥让孩子们拍手称赞,惊呼“潘潘,太牛了!牛!”一年级的手工课也让我很享受其中,无论男孩子还是女孩子,无论平时课堂上多么调皮捣蛋,孩子们竟然都很喜欢做手工,而且做得还很不错。孩子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嘴角还挂着桑葚的紫色汁液,但已经很专注的小手转来转去的完善自己的手工作品了。我在一旁可以能静静的看一天。

端午将近,远足时吴老师发现芦苇的叶子已经足够宽大,于是采摘了很多。提前一晚开始泡米、泡豆子,准备碱水,教一二年级的孩子们包四角粽。看似简单的包粽子,想包出四角的样子,对十根手指的力度和灵活度都是有要求的。我这个北方人有生之年也能学到了四角粽的正宗包法。幸福的我们继青团、香椿鱼、槐花饼之后又吃到了柴火锅煮四个小时的碱水粽。 结尾的音频是音乐老师娇娇的一段笛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shinoffice.com/afhgx/318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