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挖的不是野菜,是春天的快乐

你那里的野菜“下线”了吗?北方的挖野菜行动,还在进行中……每天的餐桌上,必有一味野菜,老妈说,快把你们吃出“土腥味”了吧?没没,倒是吃出了很多的快乐!比起吃野菜,挖野菜的快乐,是加倍的,快来一起数数,这个春天,咱一共挖过多少种野菜。

01香椿

不管你有没有意见,香椿,我是一定要给它排第一位的。

香椿好比榴莲,爱的是真爱,讨厌的也是真讨厌,我不爱榴莲,独爱香椿。

清明节回老家,香椿刚刚吐芽,老爸搬了梯子,把树梢上的香椿嫩芽,掰了一大半,我有些心疼,明明还可以再长大些,味道更浓郁。

“等你们五一再回来,香椿就老了。”

“吃吧,嫩的更好吃。”

这样的香椿芽,市场上是买不到的,味道没有那么浓郁,连不喜欢香椿的女儿,也愿意去尝试这个味道。

和其它野菜不一样,香椿的吃法更丰富,香椿炒鸡蛋、香椿拌面条、炸香椿鱼,香椿拌豆腐……

最近还在网上看到,还可以做香椿酱,看起来超级有食欲。只是,今年的香椿已经吃完了,其实,市场上还有卖香椿的,味道还是差点。

等明年吧~

02茅针

不知道你们那里叫什么,我这里叫嘀不嘀(di二声),我看好多地方都叫茅针、毛针,我也这么叫吧。

毕竟,我连是哪两个字,都不知道捏。

我还想起来一种,叫茅根,一种白色的根,甜丝丝的,我妈说是嘀不嘀下面的根,我也不清楚。

上周和朋友们举行了一次亲自出游活动,意外遇见了茅针,童年的快乐瞬间被唤醒了。

你看吧,一堆80后、90后们,一边在那里奋力的拔,一边怂恿孩子们参与进来:“手指捏着,轻轻一拔就下来了,剥开外皮,里面的毛毛是甜的,快尝尝啊。”

看着小孩们无动于衷的样子,大伙纷纷感叹,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啥也不懂。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你身边,却不不理解你的快乐。

03马齿苋

我们这里叫“马子菜”,地里一长一大片,拔下来还得扔到路边的太阳底下晒着,不然一场雨又重新扎根,白忙活了。

小时候,马子菜是我们的玩具,折成各种漂亮的装饰品,戴在头上、耳朵上、脖子上,甚至是手腕、脚腕上,凉飕飕的,一起过家家玩。

大人在不是很忙的时候,也会把一些嫩一些的马子菜带回家,清洗干净后晾在房顶上,大太阳晒着。

马子菜的水分流失后,就比较有韧劲了,等颜色也变成灰黑色,就可以储存起来了。

等到秋冬天,蔬菜特别少的时候,会把晒好的马子菜重新拿出来,剁成馅,拌上点肉,多放点油,蒸出来的包子,太香了。

现在市场上也有卖马子菜馅包子、团子的,已经不是那个味了。

04小野葱

野葱和家葱的区别是什么?

野葱的根部有一个大疙瘩,长得不均匀,有的粗有的细,但是,那都不重要。

关键是它的香气,没体验过的人,可不知道。

我最爱吃野葱炒五花肉、野葱炒腊肠,其次是野葱炒鸡蛋,别的葱不行,就得是自己挖的小野葱有那个味。

听别人说,野葱包饺子也好吃,吃过一回,也许是没做好,反正不咋好吃。

清明回老家的时候,又一次体验了去地里挖野菜,除了曲曲菜、荠菜,最多的就是小野葱了。

因为头天晚上刚下了一点小雨,用手轻轻一拔,葱根带着泥就出来了,一同出来的,还有它独特的香气。

晚上先炒了盘五花肉解解馋,一口下去,香迷糊了,没多会儿,一盘就炫完了,太解馋了。

05曲曲菜

终于说到曲曲菜了,我妈妈和我婆婆的最爱。

在河北这边,曲曲菜,生长量特别大,老家的空地里,河沿上,到处都是曲曲菜的身影,能吃特别久。

曲曲菜,最好认了,直溜的叶子,叶脉发红,背后尤其明显,白色的叶柄,吃起来有些发苦。

因为俩老太太喜欢吃曲曲菜,所以都是洗干净蘸酱生吃。

前年春天,还在“口罩期”,我妈感冒好了后,好几天没有胃口,我去市场上买菜,偶然间发现了曲曲菜,7块钱一两,我多买了些,又买了俩窝头,老太太一次全吃了,没坏了。

这才是真爱!

从今年爱上挖野菜后,发现了曲曲菜的好多吃法,焯水后凉拌,拌上面粉上锅蒸,包饺子……等我学会了,给俺家俩老太太做。

05碎碎念

我知道,我还没写荠菜、灰灰菜、面条菜、艾草、婆婆丁、车前草、蕨菜、苜蓿……还没写到的,欢迎大家补充,挖野菜新手,见谅!

为啥没写?因为今年还没挖到。

网上有个小孩,吐槽他的妈妈:

老爸当司机,自己当陪衬,一家三口出来挖野菜,买个铲子花20,加油花,半天挖了小半筐篮,一高兴,晚上还撸了个串,又没了~

小孩懂啥,不比按着你在家写作业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shinoffice.com/afhzz/929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