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金色的鱼钩
夯实基础
一、看拼音,写词语。
quángǔliǎngbìn zhòuwén
yánlìshōuliǎngēda
二、下列加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和面(huò)威胁(xié)青稞面(kē)
B.哽咽(yàn)鱼饵(ěr)搪瓷碗(táng)
C.收敛(liǎn)抽噎(yē)搀一段(chān)
D.粗糙(cào)瞻仰(zhān)奄奄一息(yǎn)
三、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金色的光芒安定情绪B.鲜美的鱼汤服从分配
C.严格的脸增多信心D.低沉的声音身体衰弱
四、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应填写的关联词是是()
但是,我不得不干这活儿,()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
A.只有……才……B.之所以……是因为……
C.既然……又……D.无论……都……
五、下面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夸张)
B.可是我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夸张、比喻)
C.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啊,无论多么艰苦,都要把他们带出草地。(排比)
D.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比喻)
六、下面对《金色的鱼钩》课文题目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钩”,本文是指老班长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是老班长的遗物。
B.老班长曾用“鱼钩”给病号钓鱼吃,挽救了四个战士的生命。
C.“金色的”借指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和舍己为人的精神。
D.文章以此为题,点明了中心。
七、课文直通车。
《金色的鱼钩》运用了_________描写,_________描写,_________描写,_________描写等手法,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_________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_________过草地,而不惜_________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的崇高品质。课文用“_________”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英雄历程,闪耀着__________________思想光辉,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精神水垂不朽。
阅读提升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亲口尝一尝
红军来到一座草木茂盛的山脚下。大家采了许多灰灰菜。这是同志们在长征途中经常吃的一种野菜。
灰灰菜要下锅的时候,贺龙来到事务班。他抓起几棵灰灰菜来,仔细地看了看。
“事务长,这种野菜吃得?”贺龙问。
“吃得,吃得,吃过多少次了,没有毒。”
“还是小心一点好,先别下锅。”贺龙说着,拿起一棵灰灰菜亲口尝了尝,感到特别苦。他咽下去后,又拿起几棵灰灰菜来,仔细地观察,发现这种菜与以前吃的灰灰菜叶子虽然很像,但根部多了一些细毛毛,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贺龙怕这种野菜有毒,又吩咐道:“先别下锅!”
这种野菜果然有毒!过了半个钟头,贺龙就呕吐起来,脸色也变得很难看。“贺老总吃野菜中毒了!”同志们急忙找来了卫生员。好在贺龙吃得少,没过多久,他就渐渐地恢复正常了。
幸亏贺龙亲口尝了尝这种野菜,使部队避免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从此,事务长把检验野菜的关把得更严了,经常亲口尝一尝。
1.“果然”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
2.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此,事务长把检验野菜的关把得更严了……”这句话中的“此”是指什么?为什么事务长把检验野菜的关把得更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意表达
九、在这个革命烈士纪念馆里,有一个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长满红绣的鱼钩。请为它写一段解说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会排版的家长,请保存下面的高清图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