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报告对年中国三元材料行业的发展特点、主要产品、产量产值、未来市场情况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就未来三元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前言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统计数据显示,年中国锂电三元材料产量5.43万吨,同比增长48.8%;产值79.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在四种正极材料中其产值占比 。三元材料产值增速大于产量增速,主要原因有:
1)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保持高速增长,乘用车对三元材料需求量增速加快;
2)镍、钴金属价格全年呈现上涨趋势,其中镍金属年底价格同比年初上涨超过2万元/吨,钴金属上涨超过6万/吨,因此拉动三元前驱体及成品材料价格上涨;
3)高镍材料如、、NCA产能逐步释放并形成销量,其价格同比常规型号高1.5万元/吨以上,因此带动总产值上涨;
4)年下半年钴酸锂价格大幅度上涨,部分数码电池企业为节省成本,加大在中低端数码领域采用三元材料替代钴酸锂。
从不同型号的三元材料来看,目前国内使用型号的三元材料仍占比 ,虽然年其占比有所下滑,但占比仍高达76%,同比年下降4个百分点。高镍型号如、及动力型号的占比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主要原因有:
A.受政策及终端长续航里程诉求等影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不断提高,国内企业在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上加大投入,乘用车用三元电池比例上升;
B.数码电池中部分原来使用型号材料做成2.0~2.5Ah/支容量的电池,开始采用、或NCA材料,容量提升至2.6~3.1Ah/支。同时在中低端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电池中,三元材料替代钴酸锂的占比不断上涨;
C.目前国内主要三元材料企业均在扩产高镍材料(及以上型号),年产能释放增多。
D.新版补贴政策倾向高能量密度电池,带动高镍材料的需求增长。
三元材料前驱体环节,目前我国三元前驱体产能与三元材料产能对比,前驱体产能偏紧,国内前驱体企业也开启扩产模式。随着新增产能释放,现有市场竞争格局很有可能被打破,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常规型号毛利将继续下滑。截止年底,GGII数据显示,全年动力型前驱体均价为7.5万/吨,毛利低于15%。全年国内三元前驱体需求量超过5万吨,同比增长49%,产值超过40亿元。
年三元材料产销两旺,行业前景广阔,多家企业不断扩产,且有多家新进入者涉足三元材料及前驱体,新增产能将于年陆续投产,行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通过对全国主要三元材料企业、配套企业的实地调查,结合对三元材料行业领军人物的面对面采访,收集了大量的 手资料,从而撰写本报告。
本报告对年中国三元材料行业的发展特点、主要产品、产量产值、未来市场情况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就未来三元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GGII希望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为投资者、业内人士、证券公司以及想了解中国三元材料行业人士,提供最准确 参考价值的报告。
:姚先生
:research
gao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