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朗诵不行咱就打搅团

本文字6图

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

?朗诵:杨枫?

天气越来越冷,秋日的暖阳常常藏了起来,这时候除了吃火锅之外,在陕西关中农村还有一种家常美食,也特别适合秋冬吃,那就是搅团。这种美食夏天可以做成浆水鱼鱼,而在天冷的季节直接舀到碗里吃,那可真是叫“煎火”。

几年前,网上流传郑卫东陕西方言《打搅团》的一段视频,形象地描述了打搅团的过程,真是让人拍案叫绝,我看一遍笑一遍,现在再看这段视频已然成了打搅团的经典表述。

在我们周至,中午吃米饭特别少,一个月就几次,后来我在南方待了几年,慢慢地适应了吃米饭,但是一回到家里,几乎天天中午各种面食,浆水面、臊子面、连汤面、棍棍面、扯面、麻食,这不又到了晌午,我问我妈:“妈,咱晌午吃啥?”我妈说:“你问你爸看吃啥?”我爸就来了句:“吃面,扯面么。”我说这几天不是天天面,换个其他的,我爸说:“不行咱就打搅团。”

于是就决定打搅团,全家一起分工协作开始打搅团。

准备

我一般先去取硬材和麦jiǎn(秸秆)或者包谷杆,硬材烧水,火大速度快,麦jiǎn中火打搅团,不容易烧焦,这时候我爸负责生火用硬材烧水。我们这里现在大锅灶早已没人用风箱和鼓风机了,基本都是新式锅灶,只需盖上锅门,风呼呼地往里面吸,自己即可燃烧,一般锅底搭三四次硬材就可以把水烧开。

然后我再去前院的菜园子拔葱和蒜苗,有时菜园的菜没长大,就要骑自行车去米外的果园里拔白菜或者青菜,如果是提前准备吃搅团,那上地里挖野菜 是 搭档,比如挖些荠菜,摘些灰灰菜,其他根据时令鲜蔬即可。

我弟由于很不喜欢吃搅团,在那里剥了几个蒜就耍去了。然后把蒜捣碎,这蒜和油泼辣子就是吃搅团的配料三大件之一,记得之前在一家饭店门口拉了一条横幅写着“辣子是面的灵魂”,觉得写得很经典,想想在搅团这里也不为过。

把硬材一搭上火,就可以腾开手去和面水了,一般以苞谷面为主,麦面或者淀粉调和,包谷面要加碱,这样更筋道,麦面或淀粉加盐。这个时候,我妈已经开始炒菜。此时吃搅团最重要的汁子,就开始上场,那就是浆水,周至农村绝大多数家里都有烧浆水习俗。浆水菜就包谷糁子、浆水面等都是周至的经典美食,而浆水和搅团可以说是绝配,更是一种难得的美味。

这样油泼辣子、配菜、浆水都准备好了,只待搅团。

冷怂地搅

打搅团要用大铁锅,这样才能放开搅,在城市小厨房、小锅是施展不开的。此时水已经烧开,开始改换麦jiǎn,我爸一手拿着面水的盆子,一手拿着大勺子(据我妈说在她小时候用的是短的木质树杈,和弹弓一样,把要长)一边往锅里倒,一边不停地搅。我始终觉得打搅团是个力气活,说简单也简单,全在此处,冷怂地搅,直到搅不动了,稀稠合适就好了。

此时一定要注意,锅地下的火 不能断,必须一边烧锅一边搅。

这里还有一个技巧,就是面水一般不一次倒完,要分两次倒,这样更容易掌握稀稠。

但是再厉害的打搅团高手也会遇到稀了或稠了的状况,稀了撒面,一定要均匀地撒,要不然容易结疙瘩;稠了用之前从锅中舀出烧开的水往里面加,控制好量。在此谨记宁愿稠了都不要稀,要不然疙瘩太多了,得搅半天。

这时候,我爸是主力,他搅一会儿,我妈搅一会儿,我去凑热闹,也会搅一阵子。到 ,直到把里面的疙瘩全部搅完,舀一大勺子倒下,看起来光滑、细腻、筋道,基本就差不多了。然后盖上锅盖,搭一把麦jiǎn,捂住一会儿就熟了。

接下来,就是漏鱼鱼。先去拿一个大盆子,加一半凉水,拿出专用的漏勺,漏勺的孔有小拇指粗细,把面糊糊从漏勺的下方流到盆子里,十几根条状搅团,在盆中水的冷却下变成“凉鱼”。如果不间断,那漏的鱼儿可真长,在我们这里,其实还有一个名字更有趣,叫“胡麻咕嘟”,我现在还真不知道这个词实际咋写。

漏完鱼鱼,把搅团舀出来完后,还有一步骤也可成就美食。当然前提是烧锅火候掌握得恰当,搅团疙渣(锅巴)可取下一个整块,黄干干,脆脆的,甚是好吃。

搅团的吃法

搅团的吃法一般有三种。 种就是直接用勺子舀起来,放在调好的汁水里,注意,这里舀的时候有个技巧,千万不能直接一下倒入碗里,这就会成为一大团,一定要顺着碗边缓缓转圈放入碗中,加入配菜,再放些蒜苗调色,此种吃法也叫“水围城”(形成碗里中间搅团是“城”,周边是“水”的独特景观,故被形象地称为“水围城”)在寒冷的冬天的吃上一口,全身暖和,嘴角留香。

第二种吃法多是在夏天,就是“浆水鱼鱼”,可以称之为消暑神器,清凉、酸辣可口,滑溜溜,在家里,一般中午吃搅团饿了,半下午再来两碗。我在吃鱼鱼的时候一般要拿馍或者饼配着吃,因为吃搅团一般容易涨肚子,也容易饿,吃了两三碗才算真正地吃饱。

第三种吃法就是用一个非常干净的盆子,直接把面糊糊舀到盆里“凉荞粉”,等待凝固,再切成搅团块块,调上盐、醋、辣子以及炒好的韭菜等佐料伴着吃,也是一种美味。

吃的时候,我爸的速度一般是最快的,用筷子沿着碗边拨动着搅团到嘴边,“吸溜”一声,听声音就特好吃。但我还是最喜欢吃“胡麻咕嘟”,搅团实在太黏糊了。但也正是这搅动的浆糊才体现出劳动之美和父母勤俭持家的朴素情怀。

搅团,一直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美食,不管在饥荒年代还是如今。想吃了就回趟家,全家人一起动手打搅团。

终南行者

版面

Jw

审核

更长安编辑部

法律顾问

司马刚·北京大成(西安)律师事务所

〖政经〗省长“动员”后,西安正谋划重头戏〖政经〗“三河一山”超级绿道啥样?海量图片曝光!〖城事〗酒局过后,你到底得到了啥?

我就知道你“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shinoffice.com/afhzz/107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