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雨过菜花香,
隔岸垂杨绿粉墙。
斜日小楼栖燕子,
清明风景好思量。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清明这一传统节日,体验清明习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济南高新区劝学里小学(山东师范大学劝学里实验小学)开展了节日传承”一“探清明PBL节日美育课程。
一场讲坛
清明节的起源是什么?有怎样的风俗习惯?快乐的踏青活动、凝重的扫墓祭奠、多样的体育活动,同一个节日为何有三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习俗?亓欣老师带领学生来了一场跨时空之旅,去探索清明节日,了解传统文化。
一次探索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科学课上,侯老师带同学们学习鉴别植物的方法并认识常见的植物。这是荠菜吗?这里有苦菜,还有灰灰菜!
一次律动
“柳叶绿,桃花红,过了寒食是清明。煮鸡蛋,卷单饼,荡完秋千放风筝。郊外春光美如画,全家一起去踏青”。音乐课上,通过小律动游戏的学习,孩子们感受了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了解了清明节的历史文化。
一场比赛
蹴鞠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鞠是一种皮球,皮球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演变到今天的足球,同学们在一场足球比赛中体验清明传统游戏。
一次绘制
在多个学科中,同学们体验了不同形式的清明主题作品绘制。
美术课
又是一年春色好,忙趁东风放纸鸢。美术学科以“寻找古诗的足迹”为主题,以诗入画,分年级组进行风筝绘制。瞧!一幅幅生动、活泼又充满童趣的风筝图在合作中诞生。
信息技术课
四五年级的学生用电子板报,SCRSNIO图形化编程工具探寻了清明节的来源和习俗,在信息技术课上体会节日的内涵。瞧,一张张板报,一个个清明习俗大转盘,每一个作品都凝聚着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地方课
传统文化课上,四年级同学用诗配画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清明》这首古诗的理解;五年级的学生用清明的元素装点了自己的纸扇。
一次寻宝
在综合实践课上,五年级进行了清明习俗寻宝。同学们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寻找“宝藏“,忙得不亦乐乎。在寻宝过程中同学们对清明节习俗有了新的认识。
时值清明,日暖风熏,翠柏凝春,万物郁葱。通过本次课程,增进了同学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增强了同学们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认同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