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抽查记者见闻山西静乐藜麦香日子

斤藜麦,王兴俊弯腰抓住袋口,一铆劲,扔到一米高的卡口上。筛选机轰鸣。10分钟,脱了皮的藜麦就全部落到篓筐里。

平板电脑上选好颜色,轻触启动键,色选机的LED亮起来。15分钟,草粒和杂色粒甩出去,剩下的藜麦清一色,黄橙橙的。

红色数字跳跃,按键调好参数,麦粒一斤装一袋。15分钟。

封口、贴标,4袋一提入大箱。50分钟。

王兴俊正用平板控制色选机运作

斤藜麦,90分钟加工精包装,刨除水电等费用,纯利润元左右。

这钱可不是王兴俊一个人挣了。

王兴俊是忻州市静乐县娑婆乡村委会主任。这钱,村里贫困户都有份。

藜麦是个好东西。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数据,藜麦含蛋白质14.12%,其必需 酸构成与乳类相当,其中赖氨酸(限制 酸)是小麦、玉米的两倍以上。藜麦膳食纤维含量为7%,高于一般谷物。藜麦还富含酚类、黄酮类、皂苷类、 及植物甾醇等植物活性物质,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确认的 能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要的单体谷物,也被推荐为人类的“全营养食品”。

据说宇航员们在天上就是吃藜麦。

每年10月份是藜麦成熟的季节,这是成熟的藜麦照片

王兴俊加工的这个藜麦,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

年一年,大会村合作社发往全国各地的藜麦,高达20吨,利润40余万元。

这在年之前,是村主任王兴俊想也不敢想的事。

藜麦原产地南美洲,年在静乐县娑婆乡试种成功后,产量逐年攀升。静乐县年获评“中国藜麦之乡”的称号。王兴俊看好这个机会,带领村里人搞起了藜麦加工。藜麦加工投资较大,除了销售渠道,首要是加工。一台设备,动辄十来万,这,对于大会村这个贫困村,不是一个小数目。

藜麦收获后,普遍有草籽,为把草籽筛选出去,需要人工筛选。同时藜麦有红、黄、白、黑多种颜色,有的客户对颜色有要求,也要筛选。

这需要很大的人工。效率低下。

静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郝丽军(左)、娑婆乡包村干部张伟(后)在娑婆村 个种植藜麦的农户胡海志(右)地里帮忙疏苗

年下半年,为推动全县特色产业发展,静乐县实施“一村一品”的政策,针对评估合格的合作社或个人,提供10万元资金支持,“帮3带5”,帮助3户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增收,带动5户贫困户就业。

大会村的合作社,入选了。

6万多的色选机安装完成,合作社的加工能力成倍提高。孙三怀等5户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带动王三三等3个贫困户每年分红元。合作社也转型为“静乐县丽平杂粮加工有限公司”,对接全国市场。

政策的东风,给贫困户种植藜麦注入了极大动力。年,静乐县藜麦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左右。平均亩产在斤以上,亩收入较其它农作物增收元以上。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刘倩倩在娑婆乡漫岩村部向村里干部核对资料

“一村一品”只是静乐县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的政策之一。静乐县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培育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龙头企业65家,组建各类合作社个,带动户贫困户增收。

以藜麦为例,静乐县共有较大规模藜麦加工企业6家,加工转化能力达万斤,以生产藜麦精米为主。年以来,华青、忻静等藜麦公司开始推出藜麦酒、藜麦露露、藜麦无糖月饼、“藜舒康”系列冲饮粉等功能型深加工食品,市场反响较好,藜麦产业逐步向全产业链方向发展。

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第三方评估调查员正在入户

6月19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曹芳东(前一),河南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郑茜、研究生余九月等冒雨入户

记者跟随第三方评估抽查组在娑婆乡采访的时候,特意跟着“藜麦种植 人”胡海志到藜麦地里看了看。刚刚下过雨,已经十几厘米高的秧苗,像极了灰灰菜。叶子绿莹莹的,充满了希望。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shinoffice.com/afhhy/528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