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干森散文春天的野菜

第期

作者简介:房干森,江苏兴化人,做过中学语文教师,现供职于兴化市融媒体中心,江苏省作协会员,出版自己的《微也足道》《你以为你是谁》两本专集。

春天的野菜(散文)

文/房干森(江苏兴化)

阳光一明媚,天就暖和了;春风一摇曳,枝就吐芽了。

春季,在草长莺飞、群芳斗艳中,长出了各种各样的野菜,撩拨着心中对大自然的狂想,味蕾对餐桌上翠绿的渴望。母亲常说:“春天 口,皇上都伸手。”吃春儿啊,冲的就是那口鲜味儿,嫩劲儿。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在春光里首先醒来的是荠菜,当寒风还在呼啸的时候,它们已伸展着绿色的身姿,出现在田间地头了。荠菜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 酸、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等,多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荠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健胃、利水、止血、明目、降压、消炎等功能,可帮助人们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所以俗语说“三月三,荠菜当灵丹”。其中 吃的还是荠菜饺子,把荠菜焯水后,用凉水过一下,切成末,鸡蛋摊皮晾凉后切成小片,黄绿相间的饺子馅就拌好了……当然,荠菜的吃法远不止这一种,可以做春卷、包馄饨,也可把拍碎了的熟花生米与葱姜丝伴着醋,和焯水的荠菜搅在一起,鲜嫩清香,真可谓“吃了荠菜,百蔬不鲜”。

一场春雨过后,野菜变戏法似的争先恐后冒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马兰头,一片连着一片,叶梗呈铁锈色,个矮体小,伏地而长。马兰头又名马兰、红梗菜、鸡儿菜、田边菊,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马兰头有红梗和青梗两种,味道浓郁的是红梗。民间有清明前吃马兰头眼睛光亮之说,因此马兰头凉拌香干就成了清明节前的主菜,当然也可以炒、煮汤等。翠绿的马兰与香干都切得碎碎的,拌在一起白绿分明,如今饭店里把这盘冷菜做成几何造型,或垒成金字塔,或卜页皮卷成小卷排列成梯形状,浇上香油,清幽幽的香绿。早在南宋时期,陆游在《戏咏园中春草》就赞美了马兰头这道专属于春天的珍馔:“离离幽草自成丛,过眼儿童采撷空,不知马兰入晨俎,何似燕麦摇春风”。

灰灰菜是春天里野菜家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普通植物,学名叫做藜,古代称“莱”。它有着丰富的营养物质,有清热利尿、止痒透疹的功效,利于缓解痢疾、腹泻、皮肤湿毒等病症。在我国,食用灰灰菜历史悠久,《诗经》里有“南山有台,北山有莱”诗句,“莱”即现在的灰灰菜,这是古代先民采食灰灰菜的记载。唐诗涉及吃灰灰菜的诗句有王维的“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许浑的“莱妻早报蒸藜熟,童子遥迎种豆归”等。灰灰菜的嫩尖洗净用沸水焯后,再用清水漂泡,可炒食、凉拌或做汤,也可晾干贮藏。把幼嫩的灰灰菜放入沸水中立即捞出,用来炒肉丝,味道特鲜美。但灰灰菜里含有一种卟啉类物质,所以不宜多食。

能使满口生津的野菜还有马齿菜,学名马齿苋,因其生命力极强,又有“长寿菜”之称。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口感滑腻且微酸。我国开始吃马齿菜至少有一千多年历史,晚唐诗人吕从庆在《永丰桥闲坐》诗中有“村妇坐畦挑马齿,野童蹲涧采鸡头”记述。陆游有“日高羮马齿,霜冷驾鸡栖”诗句,当年陆游吃马齿菜的做法与我们今天吃马齿菜的做法大致相同,煲汤或凉拌或与其他食材炒食。当胃口不佳时,把鲜嫩肥硕的马齿菜洗净入沸水焯一分钟捞出,蒜泥香油凉拌,酸爽可口,食欲顿增。李时珍曰∶其(马齿菜)叶比并如马齿,而性滑利似苋,故名。其性耐久难燥,故有长命之称。

蒲公英是最容易辨认的野菜之一,别看其貌不扬,它不仅被称为春天 的排毒草,有“天然抗生素”的称号,而且食用起来也非常鲜嫩可口。《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及催乳作用,对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蒲公英做成菜也很简单,下水焯过苦味,用蒜末、生抽、香醋、香油、盐等凉拌之后,清香怡人,祛火解毒。如果平日里阴虚火旺,春天里可要多吃些蒲公英哦。

春天的野菜是大自然最鲜香、最纯净、最朴素的馈赠,有我知道名字的,也有我叫不上来的,它们用自己的方式点缀着大自然的风景,丰富着人们的餐桌。我爱看万紫千红的春光,也爱食鲜嫩碧绿的野菜。吃着美味的野菜,仿佛拥有了整个馨香的春天,滋味悠长。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我们只提供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如若侵权,敬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陈家声(阳光灿烂),江苏泗洪人,为中国酒业协会酒文化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80年代末学习诗歌创作,出版有诗集《爱的旋流》、散文集《杯中日月》、文集《宿迁酒歌》。

顾问:凌峰

编委:杨增勤徐永群颜玉华邱玲娜闻雪

总编:严伍

主编:许尚明

投稿须知

本刊是综合性文学读物,常年面向文学爱好者征稿。

1、作品须原创首发,拒绝同时投送其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shinoffice.com/afhhy/371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7